近日,在深圳卫视《图鉴中国》“通信改变生活”专题节目中,中国移动前党组、总工程师李默芳作为时光分享人,现场讲述了中国移动通信人的奋斗与钻研,辛酸与喜悦。
从写信打电报到进入智能化时代,李工用一组照片浓缩了四十年通信发展的历程。从引进程控电话交换机、开通第一个GSM数字移动电话系统,到信号覆盖珠峰,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无不凝聚着中国移动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
李默芳女士,1945年出生,1969年9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任邮电部传输所无线室主任和主任工程师、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总工程师、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党组、总工程师兼技术部部长。李默芳女士是我国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网络技术体制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在2G时代选用GSM制式的关键人员。
前老百姓有急事一般都是发电报,按字收费,惜字如金。初期,老百姓们还需要排队打公共电话,当时中国的自动电线人才有一部电话。而现在我国手机的普及率超过了100%,很多人拥有不止一部手机。
当年大哥大出现时,价格相当于当时城市里一套70平米的房子,但是购买场面却比当今抢购苹果手机还疯狂。
这两张对比图片的背后,是以来中国通信事业所发生的巨变。在节目现场,一张张老照片,在李工的讲述中,再现了中国通信发展之初的和中国通信人的决心和毅力。
“可是当时刚的时候,是百废待兴,怎么办呢?国务院就出台了电话初装费这样一个政策,单位和个人要急需电话,可以先交五千块钱初装费,等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先为他来安装。”
“政策一出台,电报大楼还有各个营业网点排长队去交初装费。可以看到,我们的老百姓对电线年,大哥大在中国亮相。
由于中国地貌多元,手机的信号稳定性在不同的地区也面临着不同。中国移动人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全国无线网络覆盖和优化的大会战。最典型的案例,是把基站建到了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
通信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中国通信人的不懈努力。在2001年,李工获得了世界电信组织杰出贡献,是其中唯一的亚洲人。但当主持人在节目中提及这个项时,她却说:
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期,水均益作为央视记者、主持人前往伊拉克做现场直播。当时他们用的还是卫星电话,打电话时,必须让电话朝向特定的卫星方向才能实现通话。有一次他们拍摄了一个三分二十多秒的爆炸画面准备传输回国,然而以当时的条件而言,传输一分钟的素材需要4个小时。这段三分多的素材传回几千公里之外的,足足花了十几个小时,急坏了国内等着新闻的同事!
但现在,在全球的100多个记者站,这个卫星传输设备,早已不被需要。中国网络通信自强之,将网络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执念,蔓延到世界的各个网络。2006年南极中山站科考人员已可以使用短波通线G网络框架报告人孙滔还现场和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崔鹏惠进行了视频连线!
节目中,孙滔还介绍了中国通信人在灾后通信保障技术方面的创新。去年阿坝州地震发生后,中国移动开通高空无人机4G基站,能够24小时给1200个用户提供上网服务。
“到了今年,我们移动网络的重头戏,无疑就是来势汹涌的5G。”节目现场,孙滔还介绍了5G技术以及中国5G发展、未来规划。
“在2018年6月14日,世界移动通讯标准组织正式发布了第一版5G技术标准。中国的技术标准专家在5G的技术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的标准提案能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
通过两位移动人分享的时光故事,让对我们中国通信的变迁,对中国通信人的拼搏奋斗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我们新一代的移动通信人,将不忘初心、乘风破浪,为中国通信业创造更多新的价值、新的历史!